雲南地處高原,昆明壩子周圍都是山。山多,山珍就多。今年入夏以後,雨季提前,雨量充沛,一連幾場大雨仿佛催化劑似的,早早地將那昆明漫山遍野的山珍催出了土層,經過烹製,便成為一道道令人讚不絕口的美味佳餚。
說到昆明的山珍,首推野生菌類。據初步統計,昆明可以食用的野生菌類,是一個龐大的家族,約有200多個品種,獨冠全國,舉世無雙,尤以雞 、乾巴菌、青頭菌、牛肝菌、黃賴頭、面紗菌以及松茸最為出名。
山的優勢使昆明人有了靠山吃山的資本。而雨水較多的夏、秋兩季,則又是野生菌類生長最繁茂的時節。此時吃菌,成了昆明人樂此不疲的一種時尚,野生菌類菜系幾乎也成了昆明所有的大賓館、大酒樓或名吃店最富有特色的風味名菜。無論人們走進哪一家飯店,如果沒有野生菌類烹製的佳餚,就好像有點什麼缺憾似的,一家川菜飯店的老闆深有感觸地說:“這個時候,如果不告訴顧客,本店也有菌菜賣,生意是做不起來的。因此,我們要想辦法搶先弄點牛肝菌之類的菌菜,才能使店裡客源不斷。”
最值得一提的是:在昆明吃菌,可謂百味紛呈,人們以各種方法烹製各種不同的菌,如雞 虎掌菌、爆炒牛肝菌、香辣雞油菌、紅燒銅綠菌、雲腿北風菌、紅燒黃賴頭、香辣見手青,還有套炸人工菌等,即使同一道菜,由於烹製者不同,也有不同的滋味,讓人百吃不厭,吃了還想再吃。
可以說,靠山吃山,不僅使昆明人大飽了口福,也令每一位來昆的旅遊之士品嘗了雲南山珍的美味。
紅燒雞棕
紅燒雞棕 是昆明特有的一道名菜。雞棕是雲南特產的名貴野生食用菌,昆明所轄的富民縣出產最多。當雨過天晴,雞棕破土而出,形如鈍錐,一二天后形體陡長,形如傘蓋,呈棕灰色,即時采而烹食,其味最佳。其味鮮、甜、嫩、香直可與雞肉媲美。紅燒雞棕是上乘佳餚。據營養學家分析,雞棕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素,中醫認為它有益胃、提神、療痔等功效。無論小炒、油炸、清蒸、作羹湯,其鮮美之味足令人吃而不忘。相傳明熹宗朱由校最喜歡吃雲南雞棕,每年夏秋,驛站長騎傳送北京,直如當年唐玄宗時之飛騎傳荔枝到西安。清代乾隆時的大學問家趙翼隨軍入滇,吃了雞棕後大為讚歎,記之曰:“老饕驚歎得未有,異哉此雞是何族?無骨乃有皮,無血乃有肉,鮮於錦雉膏,腴於錦雀腹。”雞棕的有名,歷時久遠。
火腿炒乾巴菌
火腿炒乾巴菌,也是昆明一道名食。雞 與乾巴菌在目前均不能以人工栽培,因此,以其“野”而更有滋味。以雲南宣威火腿與雲南特有的乾巴菌煎炒而食,紅色的火腿絲與撕成粗絲的黑色乾巴菌互相襯托,配以綠色的青辣椒絲和白色的蒜片,可謂色、香、味俱全。
菌中之王松茸
有“菌中之王”美稱的松茸,肉質細嫩,甜潤甘滑,而且富含菰酸、松皮鹽酸,有一種沁人心脾的特殊香味。日本人曾大舉來滇收購,據說有延年益壽之功。昆明名菜中,就有“青椒松茸”,以普通的青辣椒、紅辣椒加蒜片與松茸片相炒,以肉湯加濕澱粉勾芡,即可烹出令人食而不忘的餐菜。食者曰:青椒松茸,白中綴紅綠,清香味醇厚。
面紗菌
面紗菌也稱竹蓀、竹參,屬雲南特有的一種名貴食用菌,也是世界上著名的珍貴食用真菌。竹蓀產于夏秋之季,由苦竹根部長出,雖出於此處,卻有“真菌之花”、“蘑茹女皇”的美稱。其菌帽深綠,菌柄雪白,菌托粉紅,菌柄頂端有一圈潔白細緻的網狀裙向下鋪開,其狀婀娜婷婷,美得令人矚目。竹蓀含多種氨基酸,特別是谷氨酸的含量豐富,高達1.76%。竹蓀炒肉,鮮甜爽口。竹蓀不僅是高級筵席上的名貴菜肴,對高血壓、高膽固醇及腹壁脂肪過厚等疾病均有較好療效,故又有“美味藥物”的讚譽。
Kunming Delights 昆明美食